Second slide
学术会议动态

论坛 “跨越边界的非虚构:文学与人类学的视野”学术研讨会

2025年10月08日  点击:[]

跨越边界的非虚构:文学与人类学的视野”学术研讨会


议程表

会议时间 | 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至10月12日(星期日)

会议地点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思明校区海韵园)A302室


2025年10月11日(星期六)


上午(8:30 - 12:25)

会议开幕式

08:30 - 08:40

主持人:卢成仁教授

欢迎致辞:邓燕华院长、教授


一、跨界

(8:40 - 10:10)

主持人:黄剑波

08:40 - 09:10 李青果

《从文体角度探寻学科融合的线索与点面》


09:10 - 09:40 尹 韬

《引人入胜:从非虚构文学到民族志写作》


09:40 - 10:10 肖晓燕

《看见真实的声音:中国聋人的生存图景与非虚构写作》


10:10 - 10:25 合影、休息


二:虚实

(10:25 - 12:25)

主持人:曾 亮

10:25 - 10:55 桑 海

《如何抵达非虚构——以慈济大陆赈灾史撰写经验为例》


10:55 - 11:25 战 洋

《非虚构写作的新旧、虚实和群众性》


11:25 - 11:55 高 朋

《将人物立起来:文学书写对民族志写作的启发》


11:55 - 12:25 芮 欣

《“真实”与“虚构”概念释义》


12:25 - 14:00 午餐、午休


下午(14:00 - 18:10)


三、观察

(14:00 - 16:00)

主持人:王 晓

14:00 - 14:30 张艾弓

《自媒体纪录视频:私纪录·生活流·真实度》


14:30 - 15:00 陈 晋

《“野蛮人反击”——逆转人类学的起点》


15:00 - 15:30 张 勇

《何为“文学中的现实”——以余华的创作为例》


15:30 - 16:00 杨 慧

《“闯关东”的语义流变与其历史记忆的现代重述——以王统照、骆宾基、臧克家、萧红的相关叙事为线索》


16:00 - 16:10 休息


四、省思

(16:10 - 18:10)

主持人:王 宁

16:10 - 16:40 罗义华

《“洞穴”中的爱欲与文明:乡土中国的“夙命”与沈从文的思想转圜》


16:40 - 17:10 卢成仁

《在人类学系教非虚构——三年的经验与观察》


17:10 - 17:40 叶 虎

《加速社会视域下非虚构写作的理性审视与价值省思》


17:40 - 18:10 何吉贤

《“小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一个文学批评的议题?》


18:10 晚餐


2025年10月12日(星期日)


上午(8:45 - 12:20)

圆桌讨论一:文学与人类学眼中的非虚构——为什么人类学要和文学一起关注非虚构?(8:45 - 10:15)

主持人:刘宏涛


10:15 - 10:25 休息


圆桌讨论二: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与真实(10:25-11:55)

主持人:张 勇


会议总结

(11:55 - 12:10)

评议人:何吉贤编审

                  战洋副教授


会议闭幕式

主持人:卢成仁教授

致辞人:李青果编审(12:10-12:20)


12:20-13:20 午 餐


13:20-18:00 学术参访


参会人员

王 晓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

王 宁 《当代作家评论》编辑部主任

尹 韬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芮 欣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青果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副主任、编审

刘宏涛 兰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何吉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

张 勇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 晋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罗义华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杨 慧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战 洋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桑 海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

高 朋 云南民族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

黄剑波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曾 亮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副研究员

邓燕华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长、教授

肖晓燕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叶 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张艾弓 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副教授

卢成仁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


编辑:何静 卢成仁

审定:毛毛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电子邮件:ssa@xmu.edu.cn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