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社会与人类学院
社会与人类学院

诚聘英才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

2025年04月17日  点击:[]

一、学院简介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公布的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厦门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21年,厦门大学在建校之初就设立了社会学本科专业,并成立了历史社会学系,是国内最早的社会学系之一。1951年,林惠祥先生建立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1984年,厦门大学人类学所和人类学系相继成立。20193月,以原隶属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原隶属于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人口研究所和原隶属于人文学院的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为基础,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学院现下设社会学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社会工作系3个系,人口与生态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2个所。拥有社会学和考古学(与历史系共建)2个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学、人类学和人口学3个博士点;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5个硕士点;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凭借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我院社会学学科位列“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五。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计划面向全球范围招募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以期汇聚智慧、凝聚合力,进一步推动优势学科发展。

二、招聘岗位

(一)高层次人才岗位

讲席教授、南强特聘教授、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南强青年拔尖人才(分为A类人才和B类人才,其中B类人才为准聘岗位)

(二)常规师资岗位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新引进教授一般聘为长聘岗位,新引进副教授、助理教授聘为准聘岗位。准聘副教授的合同期为五年;准聘助理教授的每个合同期为三年,总合同期不超过六年。准聘副教授、助理教授待准聘合同期内通过考核评估并取得长聘岗位后方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具体招聘岗位可登录厦门大学人才招聘网查询(https://jobs.xmu.edu.cn/)。

(三)专职科研岗位(博士后)

招收类型按经费来源分为:学校资助招收博士后、学校与工作站联合招收博士后。

三、招聘条件

(一)高层次人才岗位

申报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能全职在校工作,并具备以下条件:

1.讲席教授

应为本学科一流学者,取得标志性创新研究成果,在本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学术声望和学术影响力。

2.南强特聘教授

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应为本学科领军人才,学术造诣高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

3.南强重点岗位教授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近五年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4. 南强青年拔尖人才

A类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一般应是近五年获批的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及具备相当水平的青年人才。

B类人才:

1)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2)符合学科发展需要,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

3)原则上在博士毕业后应具有两年及以上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博士后研究经历或科研工作经历。其中在本校取得博士学位的,在博士毕业后应具有两年及以上本校以外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或科研工作经历。

4)符合年龄要求且当年度进入高层次青年人才会议评审环节的人选,可经绿色通道程序申报B类人才。

(二)常规师资岗位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能全职在校工作;

2.具有博士学位;

3.应聘教授职务不超过45周岁(198011日之后出生,含当日,以本人身份证为准,下同);应聘副教授职务不超过40周岁(198511日之后出生);应聘助理教授职务不超过35周岁(199011日之后出生),其中应届毕业生不超过32周岁(199311日之后出生);

4.符合厦门大学及本学科各级职务的其他任职条件。任职条件规定中涉及成果时间范围的(应聘教授职务为近5年内,应聘其他职务为近3年内),起算时间分别为202011日和202211日。

5.符合条件的优秀助理教授申请者,可纳入新引进助理教授支持计划A类、B类进行支持。A类要求近三年至少取得1项突出成果;B类要求近三年至少取得2项高水平成果或发展潜力大的应届博士。

(三)博士后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学风,身心健康;

2.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符合国家政策的,可予以适当放宽;

3.已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4.具有良好的科研潜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对科研事业怀有高度热情;

5.符合流动站制定的其他招收条件。

四、支持措施

(一)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A类人才)

岗位:一般聘任教授并认定为博导

薪酬及补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补贴待遇

住房:租住校内周转房;另可根据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和有关工作通知,按市场价45%的价格申购厦门市人才住房。

科研经费:根据学校的政策安排。

团队:除提供研究生招生指标外,首聘期学校提供5名全额资助博士后招收指标(每名资助2年)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医疗:符合条件可享受厦门市医疗保健待遇

(二)南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B类人才)

岗位:一般聘任副教授并认定为博导

薪酬及补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补贴待遇;若入选省市有关人才项目,另可按政策享受生活补贴

住房:租住校内周转房;另可根据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和有关工作通知,按市场价45%的价格申购厦门市人才住房

科研经费:根据学校的政策安排。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符合厦门市相关条件的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三)教授、副教授

薪酬及补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按政策提供安家补贴;若入选省市有关人才项目,另可按政策享受生活补贴

住房:租住校内周转房;另可根据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和有关工作通知,按市场价45%的价格申购厦门市人才住房

科研经费:从校长基金等支持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符合厦门市相关条件的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四)助理教授

薪酬及生活补贴: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补贴:学校发放住房安家补贴。如符合省市人才政策的,可以领取厦门市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和福建省C类人才补贴等。

住房:租住校内周转房;另可根据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和有关工作通知,按市场价45%的价格申购厦门市人才住房

科研经费:从校长基金等支持

子女: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符合厦门市相关条件的人才,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可择校一次

(五)博士后

薪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校发工资、社会保险及公积金,另可按政策叠加享受国家、省市项目资助或人才补贴;

住房:提供校内博士后公寓(临近幼儿园、超市等)或租房补贴

子女:享受幼儿园至初中优质教育服务

职业发展:在站期间可提前申请教职、申报人才项目

五、应聘方式

1.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招聘信息常年有效。

2.申请人才项目和专任教师岗位,应聘者请先将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等材料发送至ssahr@xmu.edu.cn。可登录厦门大学人才招聘系统https://jobs.xmu.edu.cn,注册后在系统岗位类别请选择“专任教师”,招聘单位请选择“社会与人类学院”,并根据系统提示填写应聘信息。

3.申请博士后请先联系今年有招收计划的合作导师达成初步意向,(招收信息详见:https://postdoctor.xmu.edu.cn/info/1061/3865.htm ),并按照申请流程提交材料(博士后申请流程:https://postdoctor.xmu.edu.cn/info/1018/1814.htm )。

学院将根据人才引进和相关岗位聘任的工作程序进行审核、接洽。

六、联系方式

学院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电话:+86-592-2180133

电子邮箱:ssahr@xmu.edu.cn

学院网址:https://ssa.xmu.edu.cn

厦门大学2025年教师招聘计划

https://rsc.xmu.edu.cn/2025/0314/c8655a491505/page.htm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