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社会与人类学院

2025入学教育|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和书记思政课

2025年08月31日  点击:[]


2025年8月31日上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克立楼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洪海松,院长邓燕华教授,原党委书记、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谢银辉,党委副书记陈夷、毛毛,社会学系主任黄晓星教授,人口与生态研究所所长龚文娟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刘子曦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主任杨晋涛副教授,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卢玮副教授,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主任助理胡荣副教授,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富永选,社会工作系助理教授李玉梅,团委书记、党务秘书、辅导员及2025级本硕博新生共同参加典礼。开学典礼由毛毛主持。

典礼伊始,全体师生起立、奏唱国歌。

院长邓燕华教授致辞。她祝贺新生考入厦门大学,代表学院全体师生热烈欢迎新生的加入,并对学科历史、学院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成果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她对新生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重视课程学习,筑牢专业基础,广泛阅读专业文献,主动参与学术活动;二是深入田野实践,做到知行合一,走进社会基层,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三是拥抱多元,追求全面发展,参与社团活动,培养运动爱好,保持良好心态和社会连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学有所获、心有所持。

教师代表、人类学与民族学系胡荣副教授发言。她以“在学术的旷野中如何安放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分享感悟,分别给本硕博新生提出建议,希望所有学生不仅在书斋中做研究,更在生活里实践、洞察、共情与关怀,实现学业精进、生活饱满、身心强健,成为一个丰富而快乐的人。

老生代表、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许云琪发言。她结合自身大学生活经历,和同学们分享感悟:在求学道路中,既要秉持“致吾知于无央”的求知态度,也要永葆“充吾爱于无疆”的道德情怀,将“忠恭诚毅、勤俭创新”的嘉庚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新生代表、2025级边疆社会学博士研究生叶昭贤发言。她分享自己在厦园的硕士学习经历,感恩良师指引、益友相伴。她深知求学不易,希望同学们敢闯敢试,别怕跨出舒适区。学科转变让她坚定深耕田野的决心,珍惜当下。她热爱厦门的山海与晚霞,对生活充满热情,坚定地相信每一步都算数。

学院党委书记洪海松向新生代表赠予《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和《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院史》两本书,希望同学们通过书籍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薪火相传的“青年观”和厚望重托的“青年志”,感受厦大校友故事,熟悉学院百年发展历程和深厚学科底蕴,真学真用感悟思想伟力,以青春闪耀复兴之路。

最后,本次新生开学典礼在全体师生的校歌声中圆满落幕。

典礼结束后,学院党委书记洪海松为2025级全体新生讲授题为“百年厦大与时代脉搏——在百年校史中寻找青春坐标”的第一堂思政课。本次课程围绕新时代青年的历史机遇、厦门大学的百年传承与社会学学科的深厚底蕴三个方面进行讲授,引导新生深刻理解与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关系。

洪海松书记首先通过分析新生基本情况,指出同学们正值强国建设的黄金年龄,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同学们将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宏伟蓝图,同学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高等教育尤为重要,人文社科学生是国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后备力量。随后,洪海松书记聚焦厦大百年历史底蕴,重点讲述了以“爱国、革命、自强、科学”为内核的厦大四种精神。陈嘉庚、罗扬才、萨本栋、王亚南、陈景润等前辈的人生故事,体现了一代代厦大人与国家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的光荣传统。从一流师资力量、特色学科优势、国内外交流平台等实力的加持,到厦大优良校风的传承,新百年的厦大呈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担当。洪海松书记向同学们介绍学院学科发展建设历史,回顾百年南强群学,历经重建与发展,形成“情系社会,心怀人类”的学科底色,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脚踏中国大地,胸怀世界格局”的视野。他特别谈到厦大精神与社会学精神的三重共鸣:自强与求真、开放与包容、爱国与奉献。最后,书记对新生提出三点倡议:走进历史,感受厦大厚重底蕴;走进田野,感知社会真实脉搏;走进经典,锤炼思维与实践能力。他希望同学们思考专业价值与社会贡献,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同时,他送上真挚寄语:在国家实践的田野上书写青春足迹,在科技创新浪潮中贡献智慧,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展现中国青年格局;在毕业时不仅交出优异学业答卷,更交出“无愧于自己,不辜负厦大、不辜负伟大时代”的青春答卷。

书记给新生上的第一堂思政课史料详实、案例生动、情感真挚,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学生实际,在现场引起热烈反响。新生们纷纷表示,这堂思政课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增强了作为“厦大人”和“强国一代”的归属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师长教诲铭记于心、化为行动。更愿同学们以此为起点,在求知探索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新的人生阶段练就过硬本领、奋力前行。现在以青春之姿谱写优美乐章,未来以蓬勃力量投身强国建设,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精彩篇章!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