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青归云霄”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李潇的带领下,前往漳州市云霄县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当地返乡青年的创业、就业现状。实践队先后参观了云果农水果基地和楷辰农业基地,并在县团委的安排下与数名就业青年展开访谈。
一、水果电商赋能乡村农业
这次云霄之行,实践队先是走访了由朱先生创建的“云果农”生产基地。在他的生产基地,一箱箱水果整齐地摆放着,不一会就有顺丰的物流车前来装货。队员们帮助装货员将水果搬到车上,和他们一起体验劳动的乐趣。
在基地外的绿荫之下,主播们在镜头前展示着新鲜莲雾的红艳光泽。朱先生表示,主播们在他的“大学生与果农”抖音账户上每天轮班直播数十小时,以电商带货促进销量。自媒体直播与果农相结合给当地水果带来了不少的流量,让更多顾客线上下单,也增加了果农的收入。未来,朱先生还计划通过故事性创作,产出更优质的带货视频。
二、优质品种助力产品外销
7月13日,实践队走访了“番茄王子”方先生的农场。几百亩广阔翠绿的田地和大棚里,种植着当地最优质的番茄品种。方先生表示,当初他回乡创业,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培育、筛选优质番茄品种,并逐渐扩大栽种的规模。
如今他的产品以高品质著称,与盒马生鲜、朴朴超市等商家合作让本地的优质农产品出现在各省市消费者的购物车里。小小的番茄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也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番茄成熟季节,女性工人忙碌在采摘与分拣的第一线。除此之外,优质农产品品牌的出现,也为云霄农业未来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提供示范,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的效率和成品的品质,进而让当地水果走出去、价更高。
三、乡村就业多元发展
7月11日-7月12日,在云霄团县委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与返乡就业青年、考公考编青年、乡村振兴志愿者等多类返乡青年代表展开深度对话。访谈中,青年们动情分享了自己的返乡故事。作为从高校走出的学子,他们带着对故土的深情归来,在熟悉的乡音乡情中,重新寻回那份温暖的“家”的味道。返乡就业青年也在返乡就业过程中收获个人事业、家庭和谐与社会建设的共同发展。
同时,实践队也关注到考公考编青年和乡村振兴志愿者群体等“过渡型”返乡青年群体。对他们而言,返乡不仅意味着追求一份“稳定”,更是完成从“象牙塔”到“大社会”身份转变的重要“过渡仪式”。无论是投身乡村振兴服务的两年,还是在家潜心备考的日子,这群青年都在用脚步丈量故土变迁,用双眼洞察家乡机遇,从而将所学与所用更好的结合起来,为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积蓄力量。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青归云霄”实践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云霄青年创业、就业的努力成果与未来潜力,感受到自媒体、冷链物流等新技术对当地农业发展的助推作用。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分析调研资料,理解云霄乡村发展的潜力和路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