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当下,人口老龄化已然成为我国发展的挑战,智慧养老的出现与发展成为破局关键。2025年7月7日至11日,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智慧养老,e路相伴”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邓燕华教授的指导下,前往广东深圳进行实地调研,深入探究深圳市智慧养老的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技术赋能:服务供给新路径

实践队先后前往深圳市养老护理院、福田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及口岸社区、园岭街道及长城社区、梅林街道一村社区等多个试点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探讨当下智慧养老模式的运用特点。



在实地走访与调研中,实践队见证了当下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养老中的巨大潜力:日常巡视机器人代替传统的巡房模式、艾灸机器人用艾草的清香帮助长者缓解酸痛、下棋机器人成为老年人的贴心伙伴、人脸与餐盘绑定自动计算长者膳食营养情况……智能机器人不仅是工具,更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守护者与幸福助力剂。
问题聚焦:服务使用多挑战

在调研社区中,实践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当下智慧养老在实际运行中需要考量的种种因素。一方面,当智慧养老设备深入生活细节之时,如何保护老人的隐私安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技术之便利,也需关注应用之伦理。另一方面,技术壁垒常常使老人们对智能化设备望而却步,他们的迷茫与不安需要得到重视。这也让我们意识到,智慧养老的发展不仅需要追求技术的智能化,也绝不能忽视应用的适老化。

价值彰显:智慧养老关怀深
智慧养老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一招。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更加真切地体悟了智慧养老对老年生活、对人民幸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次实践不仅是对智慧养老现状的探索,更是青年对社会问题的一份深切回应。实践队深入社区,亲身体验智能设备的作用,切实感受老人的需求与期待,深刻体会智慧养老背后的人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站在新时代的潮头,青年学子当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行动践行使命,当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积极投身于智慧养老事业的探索与实践中,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愿景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