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社会与人类学院

厦门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研习班第二次理论教学课顺利举行

2024年12月18日  点击:[]

12月11日,厦门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生研习班第二次理论教学课在社会与人类学院曾呈奎楼B栋208室举行。本次理论学习由社会与人类学院党委副书记毛毛主持,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宋雷鸣为大家作“儒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基于儒学相关概念的分析”专题教学,学院团委书记张闻博、本科生辅导员黄诗玲、研习班全体学员、石榴籽骨干培训班成员参与学习。

在授课中,宋雷鸣深入剖析了儒学中的“仁”“礼”“格物”“家”等相关概念,并阐释了这些概念如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相连。他通过引经据典、历史实例等方式,生动展现了儒学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宋雷鸣提到,儒学不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哲学,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认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时代,借助儒学视角,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价值,更好地理解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通过这节课的理论学习,学员们不仅加深了对儒学相关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上,毛毛再次强调了研习班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她希望学员们妥善做好时间规划,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用心思考和讨论,积极参与田野实践、特色课程,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集中理论授课的基础上,努力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自主学习部分,并在研习班学习记录本上做好每一次心得体会记录和总结,从而真正提升学习成效。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