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社会与人类学院

关于做好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2025年09月11日  点击:[]

    毕业生生源信息采集是制定毕业生就业计划及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的重要基础,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通知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现开展我院2026届毕业生的生源信息采集工作:

一、采集对象

预计于2026年毕业的全日制在读学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包括港澳台生、外籍生、内地新疆班、内地西藏班、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非在职定向生等)。

注意如有毕业生在数智平台登录页面显示“统一身份认证不匹配”请与分管辅导员联系,由学院核实信息导入系统后,再由学生核对、补充生源信息

二、采集时间

2025911-915

三、采集内容

1.基础信息:所在院系、学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学历、学制、出生日期、专业代码、专业、专业方向;

2.扩展信息:学习形式、培养方式、定向或委培单位、生源所在地、生源所在地代码、入学时间、毕业时间、师范生类别、困难生类别、学生类别;

3.个人联系方式:手机号码、电子邮箱、QQ号、家庭地址、家庭电话、家庭邮编。

四、采集要求

(一)学生核对、补充生源信息

2026届毕业生登陆厦门大学24365就业育人数智平台,以下简称数智平台(jy.xmu.edu.cn,依次点击就业手续生源信息核对编辑,按照系统提示核对、补充生源信息,填写后点击保存并送审,等待院系、学校依次审核。

院系审核

(三)学校审核

学校审核全体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并导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

五、特别说明

1.身份证号。身份证号作为辅助关键字段,不能自编,且要与学籍数据一致,如果无身份证(如军官),需填写相应证件号。

2.专业代码、专业、专业方向。不同学历层次专业代码不能混用,且要与学籍数据一致。专业方向不是研究方向,一般与专业名称一致

3.培养方式。培养方式分为非定向、自筹、定向。当培养方式为定向时,需在定向或培养单位一栏填写具体单位名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国防生、XX教育厅XX公司/学校等)。除定向研究生外,2014年及以后入学的研究生填写为非定向2014年以前入学的研究生填写为自筹

4.生源所在地、生源所在地代码。生源所在地指考生的来源地,要精确到具体的/。生源地一般为入学前个人家庭户籍所在地(非集体户口);如有入学后家庭户籍所在地发生变更,请在核实生源信息时,在系统中或向学院提供现有家庭户籍相关证明。

5.学习形式。本科毕业生为普通全日制;毕业研究生为全日制非全日制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