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ond slide
社会与人类学院

刘子曦

2019年05月12日  点击:[]

姓名

刘子曦

职称

教授

职务

副院长、社会学系副主任

电子邮件

soci_research@163.com

主要研究领域

法律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主讲课程

定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

法律社会学

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学习工作经历

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入职厦门大学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学。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福建省高层次人才项目、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A类。

主要科研项目

目前在研国家特支计划研究项目1项,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已完成已完成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1项,厦门市社区办、禁毒办项目2项。

近期科研重点包括:

1. 数字情感经济

2. 数字时代的隐私权

3. 劳动力市场中介

4. 毒品治理与司法社工

5. 警务社会学

代表性论文

2025,《制造亲密:网络相亲中的婚恋决策与关系工作》,《江海学刊》第4期。

2025,《隐私权的社会建构: 网络相亲中的空间博弈与规范协商》,《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25,《国际化社区中社会服务的实践逻辑与困境分析:基于对X市B社工机构的调查》,《清华社会学评论》第1期。

2025, Systemic neglect hidden behind tolerance, Innovation in Aging, 9(8). (SSCI, Q1).

2024,《从“云端爱情”到“严肃相亲”:互联网婚恋平台的数字空间管理与交往模式营造》,《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2024,《身体资本:消费社会的身体观》,《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

2024,《平台中介下的爱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报》6月11日。

2024,《社交媒体时代,我们如何走出“数字化孤独”》,《光明日报》1月15日。

2024,《婚恋观念的代际传递机制:家庭婚恋叙事中的意义生成与亲子协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2期。

2024, ‘No ability to choose freedom’, Addiction Research & Theory, 33(4). (SSCI, Q2)

2023,《关系工作与价值生产:酒吧营销的劳动过程分析》,《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23,《网络为媒:数字时代婚恋匹配的基础设施形态及运作逻辑》,《浙江学刊》第5期。

2023, Psychoactive Comfort Products or Snacks, Healthcare, 11, 1440. (SSCI, Q2)

2022, Pursuing individualism without feminism.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 13. (SSCI, Q1).

2022, Search of Safe Food: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Evolutionary Logic of Trust. International Sociology,36(5). (SSCI, Q3)

2021,《性别是一种生产力:酒吧中的性别景观构建及维系》,《社会》第5期。

2020, Why workers’ turnover is so high: managed flexibility and the intermediary chain of China’s migrant labor market.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 8.

2019,《经营“灵活性”: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生态与制度环境——基于W市劳动力招聘的调查》,《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18,《故事与讲故事:叙事社会学如何可能——兼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社会学研究》 第2期。

2017,《宗教信仰的代际传递:基于台湾地区的数据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17, 《制度、组织与文化:中国法律社会学研究的三种径路》,载《中国社会学年鉴》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7,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61(3). (SSCI,Q2)

2015, 《法治中国历程: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的法学教育1949-2012》,《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14, 《法律意识的两个维度:以业主诉讼维权为例》,《开放时代》第4期。

2010, 《激励与扩展:B 市业主维权运动中的法律与社会关系》,《社会学研究》第5期。

获奖

2025, 南强卓越教学名师

2024, 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4,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示范课程

2023,厦门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2,厦门大学柳玉滨青年科研奖

2022,厦门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突出个人

2022,厦门大学研究生教育精品课程

2019,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9,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8,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16,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学术兼职

担任中国社会学会文化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性别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

联系我们

电话:(592)2180933/(592)218013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曾厝垵西路1号厦门大学海韵园行政楼A栋 邮编:361005

扫码左侧二维码关注

社会与人类学院公众号

版权所有© 2019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